2024年以來,全球政經局勢持續動盪,企業面臨供應鏈不穩定、關稅導致成本激增,以及市場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迫使台灣企業要快速調整運策略。在地緣政治變動與美中對抗背景之下,研華科技(以下簡稱研華)積極調整全球供應鏈佈局。研華科技CFC Manager Polar分享近期他們的幾個重點策略,其一是針對美國市場,啟動製造轉移計畫,將部分中國產能移回台灣林口總部, 未來華亞新廠完工也將擴大產能;其二是日本福岡啟用生產基地,提供Made in Japan選項滿足客戶需求;其三針對東協市場,透過東南亞各國子公司支援簡易組裝出貨;最後,2026年將啟用美國南加新廠,持續擴大海外產能,各項策略展現出研華靈活應對局勢的製造韌性。
至於川普2.0執政後的國際關稅議題,Polar提到他們提供直供服務(直接將貨品從製造廠倉庫供應給客戶,免除轉倉層層作業程序)及EXW TERM工廠交貨條件這兩種模式,讓客戶更快收到貨之外,也能自行選擇其慣常適用的產品稅則進行通關。觀察目前研華客戶的跨境交易,多採取兩種模式:一類客戶直接在研華的電商平台IoTMart直接付款;另一類是Polar負責的中東、中南美、東歐地區客戶,會要求採取放款措施,也就是先出貨再收款模式,這部分會牽涉較長的應收帳款週期與信用風險。
面對可能因全球匯率波動,或部分國家外匯管制影響回款延遲的情況,Polar提到,針對新興市場的客戶,需要採取更審慎的放款策略。因此研華需要一套可靠、即時且具公信力的數據參考工具,作為放款與信用評估的依據。這正是研華選擇導入D&B Finance Analytics的原因之一。透過D&B Finance Analytics預先嚴謹查證客戶財務背景,確認客戶是否為實際運作的企業,藉此排除空殼公司的可能性,讓商務交易能往下個環節前進。
研華與鄧白氏合作長達30年,早期以紙本方式調閱企業信用報告,雙方建立穩定且深厚的信賴關係。企業信用報告服務升級為D&B Finance Analytics訂閱平台,更成為研華日常作業不可或缺的夥伴。Polar表示,「只要有新客戶進入商業合作流程,D&B Finance Analytics幾乎是我每天都會用到的工具。」
升級SaaS平台前,Polar觀察原先的單份報告寄送面臨使用侷限。其一是查詢流程繁瑣、等待期長,過去要透過email方式向鄧白氏窗口申請,額外要提供欲查詢的公司名稱、地址、聯絡人等資訊,若是業務要求急件處理,便額外增加成本支出。另外,過去調閱平均耗時7~14天,等待期長,容易影響業務洽談與放款決策,以及書面報告屬於靜態資料,一旦對方公司有突發狀況,研華難以在當下掌握風險異動。
D&B Finance Analytics升級後,Polar認為會持續使用有幾項關鍵原因:
Polar現在平均20分鐘,就可以完成新客戶的評估作業,而且直接從系統快速查找所需的資料,讓Polar的決策精準度高達八九成,也讓業務得以更快爭取訂單時效。
D&B Finance Analytics即時更新資料,萬一客戶有重大異動(如破產、合併、信評下調)系統會自動發出警示。Polar表示雖他們尚未遇過告警情況,但這套機制能讓他們更安心掌握風險動態。
平台上的資料格式屬於全球一致,每個欄位的分類相當清楚,讓Polar可依據主題查找。她也提到,平台介面的整體排版簡潔、字體舒適,對長時間要閱讀報告有相當助益。
根據上述使用體驗,Polar表示:「鄧白氏是百年品牌,研華願意與鄧白氏持續合作,看到整個團隊非常努力擴充新產品、提供創新服務內容,而且鄧白氏的服務團隊也會時時關切我們使用情況,必要時會提供解決方案,讓我們彼此合作更為緊密。」
至於在工作場景的使用狀況,Polar提到她的工作範疇有兩類會需要使用到D&B Finance Analytics:一類是信用評比、另一類是放款評估。針對客戶的信用評比,Polar提到她會透過D&B Finance Analytics當成風險判斷的第一道關卡,在平台查詢該客戶的幾個指標,包括:D&B Rating(綜合性信用評級)、Risk Indicator(風險等級分類)、Failure Score(倒閉可能性預測)等,這些數據皆是由鄧白氏根據全球資料庫動態產出的量化資訊。
至於在放款評估流程,研華針對新客戶是採取T/T in advance(全額預付)機制,必須合作半年後才會讓業務提出需求討論放款可行性。評估環節就相當仰賴D&B Finance Analytics蒐集客戶完整的Financial Information(財務資訊)以及各項RATIO(例如Paydex付款行為評級、Recommendation Limit建議授信額度),進而將這些指標與業務申請的放款額度進行比對。
由於D&B Finance Analytics是客觀、第三方來源的信用報告,Polar提到她透過這些資料,讓放款決策有所依據。這些具備全球通用標準的數據,成為她與業務討論放款條件的重要依據,有憑有據的資訊,可避免發生「憑感覺」、「看人情」狀況,又能與業務同仁更快達成共識。再者,鄧白氏資料的可信度,讓業務與客戶協商付款條件時更有說服力,又能達成彈性的協商,兼顧研華的授信原則,並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順利爭取到訂單達成雙贏。
最後Polar也提到,D&B Finance Analytics使用上還有其他延伸價值。其一是升級訂閱制後,帳號可授權其他同仁使用,讓其他部門如IT或業務可依需求查詢資料。其次,可以在D&B Finance Analytics進一步查詢客戶的母公司架構與全球據點(Family Tree)資料,更全面瞭解客戶的商業全貌。
放眼未來,Polar肯定表示,「我們會持續與D&B合作,特別是隨著AI、雲端技術普及,相信D&B的各類服務平台將持續優化功能,帶給企業更即時、更多元的資訊與使用體驗。」Polar最後強調,訂閱制已成趨勢,鄧白氏可依據企業自身需求,量身打造適合的方案,不論是中小企業或跨國集團,都應該用數據支持決策,邁向更有效率的信用評比與放款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