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爆炸時代,為什麼企業需要數據治理(Data Governance)?因為企業所累積的數據量以幾何級數成長,但又面臨數據品質不佳、數據孤島、數據散亂難以整合等多項痛點。不僅影響決策的準確性,更降低數據資產的利用效率。藉由數據治理,落實系統化管理,規範數據收集、儲存與使用流程,有助於提升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解決數據碎片化問題,促使企業在茫茫一片數據海之中,高效運用數據資源。
企業數據來源眾多(如CRM、ERP、雲端數據庫、外部數據源),加上數據結構不同且分散在各個系統產生「數據孤島」,使得統一整合與標準化極為困難。對此,建議企業先進行全面的數據資產盤點與數據血緣分析(Data Lineage Analysis),識別對關鍵業務影響最大的核心數據域,並採取階段、分批次的整合治理策略。
數據治理涉及權責的重新劃分和新流程的導入,容易引起部門之間對數據所有權的爭議。建議數據治理由高層決策單位驅動,將數據文化與素養培訓納入常態工作,透過鼓勵而非懲罰,讓員工將數據治理融入工作的一部分。
許多企業在推動數據治理,常被視為獨立的IT成本,缺乏與企業營收或戰略目標的直接連結,導致削弱支持度讓資源難以持續投入。建議數據治理先由業務需求驅動,找到實際業務問題作為切入點,並透過追蹤數據品質指標、合規風險降低等可量化指標,證明其長期商業價值。
數據治理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題,而是企業實現數位轉型、應對全球合規、將數據真正轉變為核心資產的基礎工程。現在,就是將企業數據,從單純的「資料」升級為有價值的「資產」的最佳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