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41,較上一季跌幅達10.4%。台灣企業對需求的謹慎態度,反應在新增訂單量和銷售價格的指數表現,分別下滑32%和27%。企業維持競爭力同時,也更謹慎評估市場風險,對國際市場看法的保留程度更甚於國內市場。服務業也比製造業更保守小心地看待本季的商業環境。另外,庫存水準策略變得非常保守,與前兩季的高水準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整體指數表現不如前期,但對新雇用員工的預期卻是自2020年第三季以來的最高水準。
快速了解中國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快速了解美國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你所需要的是一種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在這個全數位的新世界中找到、聯繫並吸引你的買家。這種方法其實不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篩選海量的數據,才能找到高質量的潛在客戶。D&B 在這裡為您提供幫助,這種方法能夠幫助你迅速進入交易環節。我們將提供有關如何找出潛在客戶,並在適當的時間引起他們的注意,進而完成更多交易的可行洞察。有效的挖掘潛在客戶,確保您的團隊高效率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銷售。 此外,了解買家意圖將幫助您更快地接觸到最有可能成為買家的人。
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全球與台灣企業連兩季出現信心回調,顯示在高度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企業對風險的敏感度大幅提升。台灣企業在面對關稅壓力、高利率與內需走弱等挑戰下,更需落實風險控管與資源調整。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對AI、自動化與效率優化仍持續投入,這正是轉型契機的展現。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代,企業應強化多元佈局,掌握數據驅動的決策優勢,以建立更強韌的營運能力。」
根據美商鄧白氏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約67%的受訪企業預期2020年第四季的新增訂單量會比去年同期增長或維持不變,而多數受訪企業預期其產品的銷售價格在第四季會下降。
快速了解墨西哥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快速了解中國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美商鄧白氏最新《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涵蓋32個先進經濟體和17個行業,對大、中、小型企業進行調查。該報告綜合得出5項指標指數,包括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商業供應鏈連續性指數、企業財務信心指數、商業投資信心指數和企業ESG指數。調查對象來自不同國家和行業,涵蓋約10,000家企業,提供全球經濟和企業環境的全面洞察。
快速了解土耳其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在中國,2021年第三季 GDP 同期比成長4.9%,低於預期。雖然11月和1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略有改善,但預估2022年第一季中國經濟仍將持續放緩。中國的疫情正在考驗當局零容忍政策,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2022年上半年,中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將是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擴大內需,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軸,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依賴中國以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
快速了解阿爾巴尼亞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快速了解義大利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鄧白氏的《全球企業樂觀指數洞察報告》(GBOI)每季度調查全球企業樂觀程度,包括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商業供應鏈連續性指數、企業財務信心指數、業務投資信心指數和企業ESG指數。調查涵蓋32個經濟體、17個產業和3個企業規模,結果基於約10,000家企業的調查。指數值介於0到100之間,50以上表示樂觀,50以下表示悲觀。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2023年第四季全球經濟保持樂觀態度,但地緣政治和貨幣政策緊縮可能帶來風險。企業保持謹慎態度,但對財務狀況樂觀,供應鏈正常化有助提升信心。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PBoC)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仍採寬鬆財政政策和與美國聯準會背道而馳。PBoC 已指示銀行對消費者和小企業放寬信貸條件,尤其是對消費者和小企業,但放款仍然緩慢。雖然 2022 年各省 GDP 成長目標平均與 2021 年目標一致 (6%),而整體經濟目標設定為 5.5%,儘管是三年來的最低水準,但這一目標仍將難以實現。中國 Covid-19 疫情爆發企業面臨的下行風險增加,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中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是2022年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透過增加國內生產和消費,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軸,增加經濟韌性,以內需支撐國內和國際經濟循環。
美國國會爭取1月19日前批准支出協議,面臨保守派反對,加劇政治分歧,兩州法院對特朗普提名提出司法挑戰,擴大政治不穩定。需克服保守派反對,避免政府部分停擺,第三季度2023GDP增長4.9%,但新裁決可能增加企業成本。監控中東地區安全狀況,追蹤特朗普法律挑戰,留意出口控制審查和美國非關稅貿易障礙。
報告顯示,在高關稅政策升溫、經濟成長動能放緩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全球企業信心自上季大幅下降12.9%後連續第二季下滑。GBOI本季為112.9,較上季下跌1.3%;台灣BOI則由140下降至105,季減25%,同樣為連續第二季下跌。其中,83%的全球企業認為貨幣政策將對營運產生重大影響,86%的企業則擔心通脹升溫會帶來更大的破壞性。
全球商業數據分析領導者鄧白氏(Dun & Bradstreet)研究發現,儘管航空運輸業、旅行業與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財務風險驟增,但在不穩定的局勢下,仍有表現相對較好的前10%公司不受產業波動影響。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2022年台灣第二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為133.1,較上一季上升6.2%,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144.8,對銷售量、新訂單、銷售價格和浄利潤的樂觀程度較2022年第一季度止跌回升,其中,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更是上升13%達到52。此次調查顯示外部風險影響了 2022 年第二季企業樂觀指數,例如俄烏戰爭、全球供應鏈中斷、升息議題,以及對Covid-19疫情的擔憂等因素。
2022年第三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的企業樂觀指數較上一季有所下降,調查中的六個參數,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等的樂觀程度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