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台灣GDP上漲5.06%,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同步反應台灣經濟表現
針對調查結果,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2024年第二季台灣經濟顯著成長,GDP上漲5.06%。台灣企業對於市場預期,同步反應於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的提升。政府積極推動經濟政策,發展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推動數位轉型和加強與東南亞的合作聯繫,以及2028 年成為1兆美元經濟體等目標,也推升2024 年第四季度的商業信心至最高水準。」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持續增加,台灣企業樂觀看待過去一年市場表現
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影響力持續擴大,企業對未來發展正面樂觀。然而,受到地緣政治與中國大陸需求趨緩等外部因素,第四季製造業對出口量預期較前一季持審慎態度,儘管如此,在半導體、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工具機、電動車(EV)、自行車和紡織品等六大關鍵產業策略推動下,引領台灣企業持續樂觀面對未來前景。
綜觀2024第一季至第四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和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的趨勢變化,分別上漲28%及110%,顯示全球企業正面看待今年市場表現,台灣企業更是樹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樂觀指標。
關於美商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GBOI):
每季更新的美商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目的在衡量全球企業的樂觀程度,並提供獨特且全面的見解,探討商業領袖們對增長、營運和投資預期及展望背後的想法。美商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由五個客觀量化指數組成:(A)全球企業樂觀指數、(B)全球商業供應鏈連續性指數、(C)全球企業財務信心指數、(D)全球商業投資信心指數、(E)全球企業ESG指數。前四個指數反映了下一季的商業預期,而ESG指數反映了本季對關鍵ESG屬性的看法。美商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針對32個經濟體、17個產業和大中小等三種企業規模,對全球約10,000家企業進行調查,搭配鄧白氏專有的數據和經濟專業知識進行補充。有鑑於GBOI報告發行已歷經一年,累積一定的資料深度,故深化指數設計,並調整指數計算方法,以Q3 2023至Q2 2024為基準進行標準化計算。當分數高於100時,代表正向樂觀;而分數低於100 時,則代表趨向保守、樂觀下降。
關於美商鄧白氏《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
美商鄧白氏《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目的在衡量台灣商業社群的脈動。鄧白氏每一季都會根據產業對GDP的貢獻,從鄧白氏全球近6億筆的商業信用數據資料庫中隨機抽取來自製造業和服務業類別的公司樣本。其所擷取的樣本是台灣地區的商業縮影。美商鄧白氏《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主要係依據製造業和服務業受訪者對六個關鍵參數的樂觀程度,即銷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新增訂單量、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綜合企業樂觀指數是透過不含備貨水準的五項參數分配統計權重計算而來。調查採用實際狀況與預期景氣互相參照。受訪者皆為企業中高階管理人員。受訪企業回答前一季的實際狀況與下一季的預期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否增加、減少或沒有變化) ,以了解不同產業別企業對景氣的樂觀程度。本次調查於2024年8〜9月期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