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三季臺灣地區整體企業樂觀指數(BOI)較前一季微幅成長 1.5%,在連續兩季下滑後略見回穩,顯示市場氛圍更傾向審慎樂觀,而非全面復甦。製造業樂觀度在歷經三季下跌後反彈 4.4%,而服務業則連續第三季下滑,雖僅小幅下降 0.8%。依企業規模觀察,第三季樂觀度分別為大企業上升 0.2%、中型企業上升 0.8%、小型企業則有較顯著增幅達 3.3%。
2025年第一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41,較上一季跌幅達10.4%。台灣企業對需求的謹慎態度,反應在新增訂單量和銷售價格的指數表現,分別下滑32%和27%。企業維持競爭力同時,也更謹慎評估市場風險,對國際市場看法的保留程度更甚於國內市場。服務業也比製造業更保守小心地看待本季的商業環境。另外,庫存水準策略變得非常保守,與前兩季的高水準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整體指數表現不如前期,但對新雇用員工的預期卻是自2020年第三季以來的最高水準。
2025第一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的表現為自2023年第三季開始調查以來首度負成長,除反映出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成長趨緩之外,外加對美國貿易政策改變的預期心理,以及供應鏈與勞動市場問題等因素影響,促成此次指數下跌。即便如此,在調查的32個經濟體中,30個經濟體的企業樂觀程度仍高於2024年第一季,顯示企業不是看壞市場,而是修正對先前的過高樂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