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風險報告_台灣 [2022年04月]

在台灣, 2 月份零售額同期成長 6.3%,為 2021 年 5 月以來的最高準,通膨壓力將削弱消費者購買力,2022 年 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27% , 漲幅創 115 個月新高,核心 CPI 漲2.47%、漲幅為 158 個月新高。台幣持續走弱在 2022 年 4 月跌至 18 個月低點加劇通膨壓力。 台灣央行3月17日宣布升息1碼,調升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將重貼現率調整為至 1.375%,這是自 2007 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升息,也是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升息。在通膨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不排除美國聯準會在 2022 年將多次升息。此外,鑑於央行在 3 月意外加息,銀行已將中小企業貸款 0.1% 優惠利率延長至 2022 年 6 月,讓中小企業借款人繼續取得低成本資金。強勁的房地產需求和半導體行業的持續產能擴張將支持貸款增長。整體而言,除了進行中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要的新興風險是全球金融市場和外資流出。

國家風險報告_香港 [2022年05月]

在香港,面對 Covid-19 確診數激增,今年2月實施嚴厲的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後,今年第一季經濟急據緊縮。雖然現在第五波疫情逐漸緩和, 5月中起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仍存在區域貿易放緩、利率上升、邊境管制等不利因素。有利的是香港財政儲備高,可持續採用寬鬆的財政政策,短期財政狀況穩定。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2021 Q3]_中文版

2021年台灣第三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BOI)為120.2,較上一季下降17%,創今年以來最低,五個關鍵參數(銷售量、淨利潤、新增訂單量、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皆比上一季下降,尤其銷售量、新增訂單量和淨利潤的樂觀程度更是處於三季度低點,僅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較上一季有所上升,40%的受訪者預計將銷售價格上漲。企業樂觀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新冠疫情確診案例增加以及隨之而來的限制因此抑制經濟活動,導致企業對下一季表現普遍持悲觀態度。

The Dynamic Finance Organization:
How CFOs Will Lead Progress and Recovery in 2021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by independent, thirdparty research company Censuswide, which surveyed 1,254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 financial advisors, finance managers, finance leaders, financial analysts, finance assistants, credit managers, and payroll managers.These finance leaders were loc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China, Hong Kong, Taiwan,and India. They represented the following industries: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 building; arts & culture; education; finance; health care; human resources; IT & telecommunications; legal; manufacturing & utilities;retail, catering & leisure; sales, media & marketing;and travel & transport.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
What Procurement Leaders Are Prioritizing in 2021

針對1,019位採購長、採購總監、供應鏈負責人、供應商管理負責人、供應鍊主管、採購主管、供應鏈風險主管、供應鏈主管、採購主管與資源開發主管進行了調查,涵蓋美國與英國的專業服務、零售、餐旅業、金融服務、製造、營建、運輸、石油天然氣/公用事業與科技業。

Payments Report North America and UK

鄧白氏針對北美和英國的付款報告顯示,在 2021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付款行為與疫情前相似,大約五分之一帳款拖欠。逾期賬戶百分比與金額之間有很強的關性,表現出此趨勢是廣泛出現的。這些數字表示經濟衰退後的強勁反彈。而由於供應鏈脆弱、出現新病毒變種的威脅、通膨壓力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信用風險升高。

國家風險報告_香港 [2022年03月]

在香港,在 Covid-19 確診數激增和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後,香港面臨經濟急劇下滑。雖然疫情期間預算赤字激增,持續採用寬鬆的財政政策,但香港財政儲備高,意味短期財政狀況穩定,無需擔憂。隨著美國聯準會開始收縮貨幣政策,利率似乎很快就會上升,這對香港被高估的房地產產業構成重大風險。

國家風險報告_美國 [2022年03月]

在美國,鄧白氏公佈2022年1月的整體商業健康指數 (OBHI) 維持不變,為 48.95,該指數自去年 10 月以來一直持穩,OBHI指數無法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和商業貸款收益無法增加。由於 Omicron 確診數激增,美國金融服務產業鄧白氏風險評等從 11 月的 DB3b 調至 12 月的 DB3d,顯示風險略為提升。根據1月《資深信貸人員調查》(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預估 2022 年貸款需求將增加,商業銀行貸款標準亦將進一步放寬,其中商業性貸款可望增加,而個人或家庭貸款可能會下降。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2021 Q4]_中文版

2021年第四季的企業樂觀指數調查中的六個參數,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等的樂觀程度都有所增加。2021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134,較上一季上升11%。《企業樂觀指數調查》,目的在衡量商業社群的脈動。透過捕捉企業下一季的增長預期,幫助企業做出關鍵的業務決策,同時為業務增長提供重要洞察,提供實時數據和對消費者需求的可見性。企業樂觀指數調查是從鄧白氏全球超過4.2億筆的商業信用數據資料庫中隨機抽取來自製造業和服務業類別的公司樣本。其所擷取的樣本是台灣地區的商業縮影。

國家風險報告_台灣 [2020年10月]

快速了解台灣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GBOI Q1 2025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

2025第一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的表現為自2023年第三季開始調查以來首度負成長,除反映出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成長趨緩之外,外加對美國貿易政策改變的預期心理,以及供應鏈與勞動市場問題等因素影響,促成此次指數下跌。即便如此,在調查的32個經濟體中,30個經濟體的企業樂觀程度仍高於2024年第一季,顯示企業不是看壞市場,而是修正對先前的過高樂觀期待。

2021 Global Bankruptcy Report

鄧白氏2018-2021全球破產報告涵蓋43個國家。新變種病毒(例如 omicron)的出現,為全球脆弱供應鏈增添壓力,加上通膨擾亂企業的復甦的進度。此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全面金融和貿易制裁,加劇許多國家的企業破產,尤其是高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的歐洲國家。近年若沒有強而有力的經濟政策,將會引發破產連鎖效應並削弱債權人的信心,因此企業需要更積極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強化可預測企業層面的洞察力和監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基準預測太過樂觀

鄧白氏首席經濟學家Dr Arun Singh表示,儘管國幣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十月世界經濟展望》中的基準預測是要在2021年使世界生產量恢復大流行前的水平,但鄧白氏預測這不會在2022年前發生。即使推出疫苗和治療方法,每個國家獲得的機會並不平等。我們認為若第二季沒有降低社區感染、疫苗和治療方法的不確定性,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到一些不利情況的因素。

國家風險報告_丹麥[2019年03月]

快速了解丹麥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2024第四季鄧白氏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

2024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57.1,高於第三季。主要原因來自於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雇用員工數五項指數都較前期上揚。而在服務業的樂觀情緒帶動下,台灣企業樂觀指數來到自2020年本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值。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2022 Q1]_中文版

2022年台灣第一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BOI)為125.3,較上一季下降6.3%,與去年同期比則小幅增長0.1%,對銷售量、新訂單和浄利潤的樂觀程度在2022年第一季度已跌至五個季度的低點。此次調查在2021年底進行的,顯示外部風險影響了2022年第一季企業樂觀指數,大陸經濟面臨放緩,以及對年初可能爆發的Omicron 疫情進而破壞私人消費復甦的擔憂,這些都影響本季的企業樂觀指數。此外,對國際油價上漲和供應鏈瓶頸可能加劇多年的高通脹,央行升息的高可能性在短期內亦降低了企業的樂觀程度。

國家風險報告_巴勒斯坦[2019年04月]

快速了解巴勒斯坦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數據與分析是公司ESG致勝關鍵

2022 年 3 月,Dun & Bradstreet 委託 Forrester Consulting 調查目前企業對 ESG 進行階段、面臨的挑戰以及 ESG 成熟度評估。為了探討此主題,Forrester 對 268 位企業 ESG 永續議題主要決策者進行線上調查。研究結果指出,投資ESG的好處不僅可避免因違法而被罰款,且優異的 ESG 績效將帶動創新和優化風險管理進而提升企業收益。

 國家風險報告_香港 [2024年03月] 

香港在高利率、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減緩以及後疫情重啟的提振效果消退的情況下,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面臨困難。建議關注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的貨幣政策,以了解香港的貨幣政策走向。

國家風險報告_中國 [2022年05月]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PBoC)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仍採寬鬆財政政策和與美國聯準會背道而馳。美國聯準會自 3 月以來已升息2次,而 PBoC 已指示銀行對消費者和小企業放寬信貸條件。雖然 2022 年各省 GDP 成長目標平均與 2021 年目標一致 (6%),而整體經濟目標設定為 5.5%,為 30 年來的最低水準。中國 Covid-19 疫情爆發正在考驗當局零容忍政策,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 2022年上半年,中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是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擴大內需,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軸,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依賴中國以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

14 / 20 頁 共 394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