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鄧白氏今天發布2022年第四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此調查目的在衡量商業社群的脈動。該指數顯示,2022年第四季的企業樂觀指數較上一季有所下降,調查中的六個參數,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等的樂觀程度均有所下降。
此調查根據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銷售價格、雇用員工數等五個參數中樂觀回覆與基期(2020 年第三季度 - 2021 年第二季度)樂觀回覆的比率來計算,然後將參數權重應用於這些比率,並將結果匯總以得出綜合企業樂觀指數。
2022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81.4,較上一季下降24.7%,為八個季度以來最低。
鄧白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孫偉真表示:「此次調查顯示外部風險影響了2022年第四季企業樂觀指數,我們的企業樂觀調查是在2022年10月初進行,台灣主要出口貨品外需拉貨力道不足,使得今年第三至第四季出口成績下滑。受俄烏戰爭與美國升息影響,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上漲,全球面臨通膨壓力,台灣的第四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有顯著的下降。2022年台灣第四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BOI)為81.4,較上一季下降24.7%,年減39.1%,創下自2021年第一季以來的新低。其中對銷售量、新訂單和浄利潤、員工人數及備貨水準的樂觀程度為自調查八個季度以來最低。與上一季度相比,調查的六個參數均呈現下降,且在銷售量與淨利潤有超過10%的降幅。」「鄧白氏推出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乃希望為經濟活動提供領先參考指標,透過捕捉企業下一季的增減預期,幫助企業做出關鍵營運決策,為企業成長提供重要洞悉,並提供實際數據以檢視消費者需求。」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網站所公佈的數據顯示1,受惠於防疫規定限制逐步解除、民眾外食消費需求增加,加上百貨週年慶帶來餐飲消費人潮與出入境管制放寬所提升的空廚餐點需求,餐飲業在2022年10月營業達到61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13.8%,較上月亦增加了6.7%。如同本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在飯店和餐飲業在銷售量、淨利潤、新增訂單量等各項指標皆相較於前幾季有顯著提升。
在批發零售業方面,總體而言,批發業10月營業額為1兆642億元,年增4.3%;零售業10月營業額為3,807億元,年增2.1%。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批發業當中,由於建材與化學材料終端市場的需求疲弱,客戶拉貨效應不足,使得建材批發與化學材料批發業營業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9.3%與19.4%。在零售業也可以觀察到,由於去年10月振興方案挹注,提高基期營業額,致使今年度家電設備零售與量販店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年減7.4%與4.7%。上述效應可能連帶使得批發與零售業前景看淡。
以外銷訂單而言,經濟部統計處網站所公佈的9月外銷出口訂單金額為609億美元,10月為554億美元,較上(9)月減9.1%,較去年同(10)月亦減6.3%。雖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帶動電子產品出較上年同期小幅成長,然而通信產品、光學器材,及機械、塑橡膠、化學製品等主要出口貨品外需疲軟,導致台灣整體10月出口成績有所下滑。
最後,經濟部統計處網站所公佈的2022年9月工業生產指數132.53,10月下跌至130.77,且與去年同月相比,分別年減4.49%與3.56%。工業生產指數中,占比最大的製造業生產指數也從9月的134.41減為10月的132.78。如同本調查觀察到製造業樂觀程度較前幾季相對悲觀,受制於全球通膨與升息壓力,以及至今未停歇的烏俄戰爭等因素,未來經濟動向仍須持續關注國際情勢之影響。
美商鄧白氏企業樂觀指數調查,此訪問目的在衡量商業社群的脈動。
從鄧白氏全球超過4.2億筆的商業信用數據資料庫中隨機抽取來自製造業和服務業類別的公司樣本。其所擷取的樣本是台灣地區的商業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