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ESG成為評估企業營運穩健性、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近年台灣及海外企業大幅設立「永續管理師」專職,協助組織邁向永續之路有可遵循的指導方針。根據國際媒體

當前哪類企業亟需招聘永續人才?

設立ESG永續管理師的價值,在於協助企業在經營過程,確保符合環境、社會及治理等相關標準,進而帶動營運績效、提升競爭力、強化企業形象、鞏固與利益關係人(如投資者、客戶及員工)信任等直接、間接效益。由此可見,永續職務之於每間企業已是剛性需求,不過當前哪類公司在招募、培養綠領人才更是刻不容緩?

第一類直接受衝擊的業者,來自金管會所提出「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在第一階段要求「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鋼鐵、水泥業者」,必須於2023完成碳盤查,並於2024在年報揭露母公司碳盤查結果。換言之,這類企業亟需專業永續人才,因應主管機關的規範,完成永續報告書的撰寫。

第二類迫切需要永續人才的企業,
則是以外銷接單模式的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紡織、製鞋業為大宗。這類企業的下游客戶多屬國際品牌,未來商品要出口到歐盟、美國,必須取得CBAM(碳邊際調整機制)、CCA(清潔競爭法案)關稅憑證,在規劃企業的碳費、碳稅項目,或掌握國際最新ESG規範,皆需要永續專才擬定短、中、長期戰略。

三大類永續職務到位落實分工價值

由於永續工作多屬跨領域、跨部門,因此多半企業將永續任務導向的職缺,設立於直屬董事長、總經理之下的獨立單位,例如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辦公室。至於永續部門的成員多寡,主要依據企業規模而定,涵蓋1位到10位不等的ESG人才。

從職責、位階來看,目前
永續相關的主要專職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永續長、碳審計師、永續管理師/ ESG 策略師。

永續長(CSO):位階等同企業其他C-Level管理階層,具備永續專業知識、商業敏感度及管理能力,定期與組織內其他管理者進行橫向溝通、盤點內部資源,擬定各階段適合企業依循的永續發展戰略。

碳審計師/碳資產管理師:幫助企業查核碳排數據的真實性,需與各個營運單位合作,釐清範疇一到三的碳排來源,進而計算正確的碳排數據,並且後續提供相對應的減碳建議。

永續管理師/ ESG 策略師:執行永續任務的中間分子,工作內容主要蒐集國際永續規範、法規變化等資訊,推動內部永續專案像是籌備國際ESG標準評比、撰寫永續報告書、向利益關係人布達訊息、舉辦公司年度永續活動…等。也因為ESG三大範疇相當廣泛,可參考以下表格對應的工作任務。

 
範疇 主要牽涉工作項目 執行者專業
E環境保護 以淨零減碳為目標,統計、分析整體生產流程牽涉的空氣/水/廢棄物/能源/等指標數據 環工、地科、工程…等理工科系
S社會責任 調查客戶福利、勞工關係、人權、薪酬福利、多樣化與共融等與利害關係人有關議題 人力資源、心理輔導、人文社會科學
G公司治理 針對商業倫理、競爭行為、供應鏈管理、系統化風險等與公司營運穩定及聲譽相關工作 財務、會計、商業管理…等科系
本表格由D&B設計製作

企業邁出ESG步伐善用雙軌策略

從上述三種永續相關職務可看出,綠領人才需要具備多重技能,包含永續專業學養(像是財會、環工領域知識)、外語閱讀實力、數據分析能力等。建議企業可透過「雙軌模式」,一來培養內部永續梯隊、二來強健永續韌性體質。

第一種方式,為了幫助永續新手掌握永續核心工作,可輔導員工取得相關證照,例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頒發的永續管理師證照,或參加智庫機構/法人單位舉辦的證照班課程,並搭配內部的永續專案,落實「學中做、做中學」目標。

第二種方式是企業聯手顧問領導品牌合作,例如D&B鄧白氏提供ESG整合諮詢服務,一對一協助企業探究自身需求,並接力完成碳盤查、ESG指標評比工作。藉由導入 ESG一站式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接軌國際六大永續準則、取得永續標章,以全面視角規劃ESG短中長程目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