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相關法規上,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2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從 2023 年起需要編定與申報永續報告書,讓永續報告書成為此類企業在經營 ESG 的必備項目。
|
GRI
|
SASB
|
TCFD
|
訂定
|
全球永續報告協會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
美國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
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
主要溝通對象
|
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政府、股東
|
投資人
|
投資人
|
內容角度
|
GRI 準則分為三個部分:
|
以內容涵蓋五大面向,環境、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商業模式與創新、領導力及公司治理。
並以產業別作為內容的區分,分成 11 個產業、77 個行業與 26 項通用的永續議題。 |
報告架構分為四大核心,公司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設定。
報告內容著重氣候變遷對企業的影響,讓投資者了解企業所評估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
特點
|
最多企業採用的編寫準則。
金管會要求的準則。 資訊兼顧各利益關係人。 |
更強調可比較的量化指標。
可依據一致產業指標、衡量方式評估個別產業。 |
聚焦於邁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所涉及的氣候風險與機會。
|
永續報告書需要第三方認證嗎?哪些企業需要永續報告書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