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風險報告_義大利 [2020年03月]

快速了解義大利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Global Business Optimism Insights Q4 2023

鄧白氏的《全球企業樂觀指數洞察報告》(GBOI)每季度調查全球企業樂觀程度,包括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商業供應鏈連續性指數、企業財務信心指數、業務投資信心指數和企業ESG指數。調查涵蓋32個經濟體、17個產業和3個企業規模,結果基於約10,000家企業的調查。指數值介於0到100之間,50以上表示樂觀,50以下表示悲觀。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2023年第四季全球經濟保持樂觀態度,但地緣政治和貨幣政策緊縮可能帶來風險。企業保持謹慎態度,但對財務狀況樂觀,供應鏈正常化有助提升信心。

國家風險報告_中國 [2022年07月]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PBoC)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仍採寬鬆財政政策和與美國聯準會背道而馳。PBoC 已指示銀行對消費者和小企業放寬信貸條件,尤其是對消費者和小企業,但放款仍然緩慢。雖然 2022 年各省 GDP 成長目標平均與 2021 年目標一致 (6%),而整體經濟目標設定為 5.5%,儘管是三年來的最低水準,但這一目標仍將難以實現。中國 Covid-19 疫情爆發企業面臨的下行風險增加,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中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是2022年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透過增加國內生產和消費,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軸,增加經濟韌性,以內需支撐國內和國際經濟循環。

國家風險報告_美國 [2024年01月]

美國國會爭取1月19日前批准支出協議,面臨保守派反對,加劇政治分歧,兩州法院對特朗普提名提出司法挑戰,擴大政治不穩定。需克服保守派反對,避免政府部分停擺,第三季度2023GDP增長4.9%,但新裁決可能增加企業成本。監控中東地區安全狀況,追蹤特朗普法律挑戰,留意出口控制審查和美國非關稅貿易障礙。

2025第二季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報告_中文

報告顯示,在高關稅政策升溫、經濟成長動能放緩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全球企業信心自上季大幅下降12.9%後連續第二季下滑。GBOI本季為112.9,較上季下跌1.3%;台灣BOI則由140下降至105,季減25%,同樣為連續第二季下跌。其中,83%的全球企業認為貨幣政策將對營運產生重大影響,86%的企業則擔心通脹升溫會帶來更大的破壞性。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對臺灣產業影響白皮書

全球商業數據分析領導者鄧白氏(Dun & Bradstreet)研究發現,儘管航空運輸業、旅行業與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財務風險驟增,但在不穩定的局勢下,仍有表現相對較好的前10%公司不受產業波動影響。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2022 Q2]_中文版

2022年台灣第二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為133.1,較上一季上升6.2%,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144.8,對銷售量、新訂單、銷售價格和浄利潤的樂觀程度較2022年第一季度止跌回升,其中,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更是上升13%達到52。此次調查顯示外部風險影響了 2022 年第二季企業樂觀指數,例如俄烏戰爭、全球供應鏈中斷、升息議題,以及對Covid-19疫情的擔憂等因素。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2022 Q3]_中文版

2022年第三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的企業樂觀指數較上一季有所下降,調查中的六個參數,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等的樂觀程度均有所下降。

國家風險觀察 [2020年4月]

一分鐘快速了解全球商業動態 ! 全球超過130個國家最新商業動態,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資料,幫助企業能夠自信地評估全球風險和機會。 透過每個月的國家風險觀察更新,涵蓋全球各國最新國家動態,企業可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特定國家的最新發展,提供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最完善的國家風險資訊。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商業衝擊

武漢肺炎疫情於持續延燒,衝擊全球貿易及供應鏈。全球商業數據分析領導者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對此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至少有500萬家企業供應鏈因此受到影響,其中九百多家甚至名列美國《財富》1000強。鄧白氏建議企業應加速分散供應商,做好供應商完整評估與供應鏈管控,盡早對關鍵零組件進行雙源採購,避免供應商過度集中單一區域的地緣風險。

國家風險報告_美國 [2022年01月]

在美國,2021年10月,鄧白氏公佈的整體商業健康指數 (OBHI) 下滑0.3個百分點,為13 個月新低點。跌幅最大的是商業信用評分類別,這顯示企業拖欠風險愈來愈高。根據聯邦政府貸款單位意見調查,2021年第三季放寬商業和工業貸款標準的銀行較少,而消費信貸則繼續保持寬鬆趨勢;受訪者中,31%的人表示信用卡貸款標準更寬鬆,9%的人表示汽車貸款標準更寬鬆,16%的人表示其他消費貸款類型更寬鬆。此外,16%的受訪者表示對信用卡的需求增加,25%的受訪者表示對汽車信貸的需求增加。
 

國家風險觀察 [2020年1月]

一分鐘快速了解全球商業動態 ! 全球超過130個國家最新商業動態,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資料,幫助企業能夠自信地評估全球風險和機會。 透過每個月的國家風險觀察更新,涵蓋全球各國最新國家動態,企業可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特定國家的最新發展,提供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最完善的國家風險資訊。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白皮書】財務風險整合智能化管理 將對的數據導入對的系統

通貨膨脹創歷史新高、頻繁的網路攻擊、供應鏈中斷:財務風險管理者在營運持續性與 彈性方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大部份的管理者都了解,處理這些威脅需要「數據」管理。數據有許多類型 — 財務、供應鏈、公司統計和 ESG …等。根據一家知名全球研究顧問機構近期進行的風險管理調查結果顯示 : 企業並非缺少數據,74%受訪者表示能取得足夠的風險數據並定期或持續地使用這些數據。

國家風險報告_古巴 [2019年12月]

快速了解古巴最新商業動態 ! 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性資料,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國家的最新發展,幫助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能夠自信地評估其風險和機會。 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2025企業穩健財務之道 白皮書】
  ——企業付款趨勢與財務風險洞察

過去三年來,全球付款表現的改善主要歸功於經濟復甦和風險管理意識的提高。隨著疫情後企業現金流狀況逐步好轉,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按時支付供應商款項,特別是在亞太和西方市場,這一點尤為明顯。
同時,面對日益複雜的全球貿易環境和地緣政治風險,企業增加了信用風險管理,確保他們的供應鏈穩定,進而減少付款延遲的風險。
此外,許多國家的政府政策也在推動企業間的按時付款,尤其是歐洲國家,這進一步支持了全球付款表現的提升。

2025 Q3 鄧白氏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

2025 年第三季臺灣地區整體企業樂觀指數(BOI)較前一季微幅成長 1.5%,在連續兩季下滑後略見回穩,顯示市場氛圍更傾向審慎樂觀,而非全面復甦。製造業樂觀度在歷經三季下跌後反彈 4.4%,而服務業則連續第三季下滑,雖僅小幅下降 0.8%。依企業規模觀察,第三季樂觀度分別為大企業上升 0.2%、中型企業上升 0.8%、小型企業則有較顯著增幅達 3.3%。

國家風險報告_中國 [2022年11月]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PBoC)迄今為止的降息只是名義上,仍採寬鬆財政政策和與美國聯準會、多國央行背道而馳。PBoC 指示銀行放寬信貸條件,尤其是對消費者和小企業的貸款條件,近期還放寬了房地產行業,但放款速度仍然緩慢。2022年整體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 5.5%,儘管三十年來的最低水準,但這一目標仍將難以實現。中國 Covid-19 疫情爆發仍是企業面臨的下行風險,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是2022年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透過增加國內生產和消費,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軸,增加經濟韌性,以內需支撐國內和國際經濟循環。

國家風險觀察 [2020年5月]

一分鐘快速了解全球商業動態 ! 全球超過130個國家最新商業動態,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和商業交易環境風險的全面資料,幫助企業能夠自信地評估全球風險和機會。 透過每個月的國家風險觀察更新,涵蓋全球各國最新國家動態,企業可於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特定國家的最新發展,提供企業在進行交易決策時最完善的國家風險資訊。填寫聯絡資料,立即下載!

國家風險報告_中國 [2022年03月]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 (PBoC)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仍採寬鬆財政政策和與美國聯準會背道而馳。不斷上升的風險溢價迫使房地產開發商違約或尋求債務重組,可能成為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觸發信用危機。雖然 2022 年各省 GDP 成長目標平均與 2021 年目標一致(6%),而整體經濟目標設定為 5.5%,為 30 年來的最低水準。中國的疫情爆發正在考驗當局零容忍政策,尤其是面對高傳染力Omicron 變異株。 2022年上半年,中小企業和內需復甦仍是政策的重點。習主席提出的 “雙循環”經濟策略,需要擴大內需,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軸,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依賴中國以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

俄烏危機對全球經濟和企業的影響

俄烏衝突暴露了幾條地緣政治斷層線:供應鏈中斷、關鍵原材料無法獲得以及即將到來的商品危機。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控制著重要的天然氣、石油、金屬和農產品,同時也是歐洲經濟的重要生命線。如果這場危機持續下去,可能會對歐洲的能源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將帶給許多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報告探討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商品依賴,以及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我們還探討了可能的情景,例如烏克蘭邊境以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對俄羅斯制裁的嚴重程度以及俄羅斯可能採取的反制裁措施。

5 / 8 頁 共 156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