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相互砥礪強化永續發展,以食品業為例

前言

近年來食品業持續面對多元挑戰,例如油品食安問題、極端氣候、新冠肺炎疫情、原物料價格上揚、俄烏戰爭……等。不論身處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食品業都承受著經營壓力,而為了降低營運衝擊、強化永續韌性,有越來越多的食品業投入ESG永續發展,國際大廠的腳步更前瞻、作為更積極,扮演產業領頭羊的角色,例如擁有超過150年歷史的雀巢(Nestlé),早在2006年起就邁開永續大步,開始為永續、低碳、環保做出改變!

2006年雀巢首度提出名為「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的經營信念,要求股東的任何行動都必須為社區與社會創造價值。2009年雀巢在紐約舉行第一屆「創造共享價值論壇」,匯聚專家討論營養、水和農村發展等領域的全球挑戰。2010年推出了雀巢可可亞計劃(Nestle Cocoa Plan)與雀巢咖啡計劃雀巢咖啡計畫(Nescafé Plan),打造可可和咖啡領域的永續供應鏈。
 

提出淨零路徑 攜手關係人實踐ESG

雀巢在2020年提出淨零路徑,希望在2050年減少20%碳排、在2030年達到溫室氣體排放減半、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也設定了2025年前全面改用100%可再生電力、2025年前實現包裝可全面回收或再利用、2030年前50%原料來自永續農業、2030年前植樹2億株……等永續願景。雀巢還設置Our road to net zero(淨零路徑)網頁[1],持續宣告永續目標。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雀巢攜手供應商、農民與農業社區,大幅調整產品製造方式,致力於降低肉類、棕櫚油、紙漿和紙張、大豆、糖、咖啡、可可豆等原料供應鏈中的森林砍伐。自2010年至今,雀巢已向農民發放2.35億株高產量抗病咖啡苗種,在全球幫助恢復將近12萬公頃咖啡農地,發揮提升土壤健康與韌性的效用。雀巢並且自201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創造共用價值獎」(Nestlé Creating Shared Value Prize),鼓勵社會企業家解決全球營養、水資源與農村發展等問題。

雀巢也攜手消費者實踐永續,例如在義大利推出數位平台幫助消費者處理包裝廢棄物、Dolce Gusto咖啡機在德國與墨西哥推出宣導回收的消費者教育計畫,透過智利Algramo、瑞士MIWA與法國Loop等平台推出可再填充與可再利用包裝解決方案的前導試驗計畫,提供全新的購物體驗。雀巢的膠囊咖啡品牌Nespresso持續推動膠囊回收、咖啡渣循環再利用,以台灣市場為例,從2015年開始在台灣施行在地化回收服務,在2020年更與郵政公司配合,首創全台「i郵箱24小時」免郵資回收服務,揪消費者回收集點、落實永續。

除了許下永續目標並訂出確切時間表,雀巢進一步廣泛依循市場上的權威ESG標準,包括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準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準則等指標持續公布永續報告書,包括創造共享價值與永續報告(CSV & Sustainability Report)、TCFD報告、GRI & SASB指數等。雀巢並且已 被納入評比機構MSCI明晟全球指數、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評比中。

剖析國內食品業永續報告書

將視角轉回國內,國發會於2022年3月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在產業轉型的面向中,鼓勵製造業實踐RE100的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綠電的使用比例達到15%,並在其後持續增加綠電的使用比例。

食品業屬於製造業的一部分,根據經濟部統計,2020年我國食品業產值達新台幣4727億元,連續5年創下新高。然而,低碳、永續、淨零等面向,台灣食品業者仍有很大的努力進步空間。

繼2020年我國永續智庫CSRone出版第一本國內食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現況後,去(2021)年7月公布第二本專書,分析2020年我國發布永續報告書的31家食品業者發現,以上市企業(70.97%)最多、上櫃企業(19.35%)居次,還有2家公開發行公司,並有1家非公開發行公司-上品王食品,即便沒有受到法規規範、客戶要求,仍願意超前部屬、主動出版永續報告書,揭露他們在永續發展上所做的努力,足見上品王食品已體認到永續報告書的重要性。

在這31家食品業者出版的永續報告書中,以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標準為主架構,其中有4家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指引進行氣候變遷相關風險揭露,1家參考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準則揭露資訊。此現象也呼應到台灣金管會推動的「公司治理3.0」,以GRI為基礎並參考TCFD、SASB兩大準則的規範撰寫永續報告書。

目前與ESG有關的國際準則有很多,如前篇所介紹的國際領導廠商-雀巢,便進一步參考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並取得MSCI、CDP評比。綜觀目前出版永續報告書的企業可分為三大驅動力,分別是法規明定、客戶要求以及超前部屬。無論企業公布永續報告書的初衷是哪一類,未來必然需要同時參考多種國際準則,進而也需要依不同準則蒐集各類數據。

有高達90.32%的上述食品企業在永續報告中揭露執行節能減碳的方案、展現具體措施與績效,卻僅有約3成5的企業揭露使用再生能源或綠電。我國去年歷經百年乾旱衝擊,經濟部水利署已擬定耗水費方案,將於今7月起開徵,瞄準用水大戶,其中也包含部分食品產業。在這31家食品業者出版的永續報告書中,有83.87%提出水資源管理政策,在廠區、辦公室啟動節水、水資源回收等積極作為,並開始進行產品水足跡盤查。

從綠色經濟價值鏈的8個階段 (設計、採購、生產、包裝、運輸、行銷、產品與服務、回收)觀察,上述31家食品業者中有超過半數著重於「產品包裝」(58.06%)、「製造生產」(51.61%)、「原料採購」(51.61%)等三階段,也顯示企業落實綠色行動的重點。
 

效法國際龍頭 緊扣三大關鍵字

我國的食品業中小企業或多或少、或快或慢,開始對接永續,卻也面臨重重ESG挑戰,包括眾多準則與指標、落實減碳規劃、水資源管理、綠色原料採購、永續包材選擇……等,再加以今年以來日益高漲的通膨數字、糧食保護主義,都為食品業中小企業落實ESG增添變數。

ESG是全球食品龍頭企業都在加碼、加速推進的方向.我國食品業可以借鏡、效法,跟上ESG領先群,以星巴客為例,星巴克於市場上率先以折抵的方式來鼓勵隨行杯以降低紙杯用量,不但建立了綠色信任達成口碑行銷,同時也提升了消費者的再購意願,目前台灣餐飲業者、便利商店也相繼推行相似做法。綜觀企業所努力的目標,都圍繞著三大關鍵字:供應商、客戶、ESG標準!

有鑑於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一、範疇二與範疇三的定義,企業不能僅獨善其身,更須協助並管理供應商,才能建構綠色供應鏈、落實ESG;無論是B2B的原料商或是B2C的品牌商,食品業都能利用企業影響力、帶動客戶的永續觀念,進一步影響供應鏈與消費者,擴大永續氛圍、回饋社會。

綜前所述,無論是國際產業上,作為產業領頭羊的國際大廠-雀巢依循多個ESG國際準則公布相關個別的永續報告書;或國內政策上,以GRI為基礎並參酌其他國際準則撰寫永續報告書等趨勢,未來的ESG、永續報告書都將朝向參考多種國際準則的方向發展,在資料準備上也更加多元、複雜。

要落實ESG必須有方向、有方法,了解國際ESG標準,準備所需資料,才能做好ESG!在目前國際準則眾多的局勢下,若能採用如鄧白氏所提供的ESG評比系統,同時涵蓋多個ESG標準且涵蓋全球的公開及非公開公司,將會是永續經營策略規劃的最佳參考依據,尤其當企業的合作夥伴包括國際公司或非公開公司時,能夠更進一步優化供應商管理、掌握合作夥伴的ESG實況。

我國有眾多食品業中小企業屬於原物料供應商,雖然目前尚未受到法規規範,但開始逐漸受到客戶或品牌商要求,同時因應氣候變遷、國際局勢緊張等嚴峻挑戰,更需要盡早了解ESG、開始準備ESG評比資料,超前部屬,才能穩健經營、鞏固國際市場地位。建議經營者、管理階層與主管ESG的團隊成員可透過如鄧白氏提供的ESG系列課程,有系統性地學習ESG觀念與架構,成為組織中的ESG領導梯隊,以ESG建構領先優勢,漸次將自家企業推升成為食品產業、國際市場的永續領頭羊!

 
關於鄧白氏(Dun & Bradstreet) 
  • 鄧白氏是全球商業數據與專業分析領導者,協助全球各地企業强化商業績效。鄧白氏數據雲透過揭露數據的洞察力,提供多種商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營收、降低成本、管理風險,實現業務轉型,目前全球共有4,600位諮詢顧問、分析師、研究員。
 
  • 「淨零碳排」、「減碳」、「溫室氣體排放」計算,都只是ESG永續評量指標中E的部分。ESG 是由三個字組成的縮寫: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以及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ESG 透過可量化數據指標來定義、衡量企業健全狀態以及穩定程度。例如鄧白氏現有D&B數據庫提供ESG三方面的分析洞察應用;在E方面,利用供應商E方面的數據,幫助企業挑選在環境面向績效較好的公司,達成綠色供應鏈目標,為品牌商加值;在S方面,利用SER、SSI等供應鏈風險指數,幫助企業篩選出優質的供應商,做好供應商管理;在G方面,利用企業合規、企業族譜(Family tree)方面的數據,幫助金融業挑選在公司治理面向表現較好的品牌,穩定獲利。
   
  • 鄧白氏提供完整的企業永續ESG解決方案,客觀的數據建模方法,透過公正第三方角度,提供企業ESG洞察,幫助企業辨識ESG表現優異的客戶或是供應商。鄧白氏 ESG 評比與六大永續準則(包含CDP, SASB, GRI, UN SDGs, TCFD, UN PRI)同步,提供一致的基準,幫助企業兼顧短期獲利與長期競爭力。
 
  • 鄧白氏為協助企業更了解並活用ESG,推出ESG系列課程,依課後調查統計,超過九成學員肯定課程能夠系統性的學習ESG概念架構,更有超過八成學員領悟導入ESG能為企業帶來實質效益、同時也願意回到企業推動內部提升ESG表現。鄧白氏ESG課程幫助企業全面性的學習,獲得學員正面的評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