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食品業持續面對多元挑戰,例如油品食安問題、極端氣候、新冠肺炎疫情、原物料價格上揚、俄烏戰爭……等。不論身處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食品業都承受著經營壓力,而為了降低營運衝擊、強化永續韌性,有越來越多的食品業投入ESG永續發展,國際大廠的腳步更前瞻、作為更積極,扮演產業領頭羊的角色,例如擁有超過150年歷史的雀巢(Nestlé),早在2006年起就邁開永續大步,開始為永續、低碳、環保做出改變!
2006年雀巢首度提出名為「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的經營信念,要求股東的任何行動都必須為社區與社會創造價值。2009年雀巢在紐約舉行第一屆「創造共享價值論壇」,匯聚專家討論營養、水和農村發展等領域的全球挑戰。2010年推出了雀巢可可亞計劃(Nestle Cocoa Plan)與雀巢咖啡計劃雀巢咖啡計畫(Nescafé Plan),打造可可和咖啡領域的永續供應鏈。
雀巢在2020年提出淨零路徑,希望在2050年減少20%碳排、在2030年達到溫室氣體排放減半、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也設定了2025年前全面改用100%可再生電力、2025年前實現包裝可全面回收或再利用、2030年前50%原料來自永續農業、2030年前植樹2億株……等永續願景。雀巢還設置Our road to net zero(淨零路徑)網頁[1],持續宣告永續目標。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雀巢攜手供應商、農民與農業社區,大幅調整產品製造方式,致力於降低肉類、棕櫚油、紙漿和紙張、大豆、糖、咖啡、可可豆等原料供應鏈中的森林砍伐。自2010年至今,雀巢已向農民發放2.35億株高產量抗病咖啡苗種,在全球幫助恢復將近12萬公頃咖啡農地,發揮提升土壤健康與韌性的效用。雀巢並且自201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創造共用價值獎」(Nestlé Creating Shared Value Prize),鼓勵社會企業家解決全球營養、水資源與農村發展等問題。
雀巢也攜手消費者實踐永續,例如在義大利推出數位平台幫助消費者處理包裝廢棄物、Dolce Gusto咖啡機在德國與墨西哥推出宣導回收的消費者教育計畫,透過智利Algramo、瑞士MIWA與法國Loop等平台推出可再填充與可再利用包裝解決方案的前導試驗計畫,提供全新的購物體驗。雀巢的膠囊咖啡品牌Nespresso持續推動膠囊回收、咖啡渣循環再利用,以台灣市場為例,從2015年開始在台灣施行在地化回收服務,在2020年更與郵政公司配合,首創全台「i郵箱24小時」免郵資回收服務,揪消費者回收集點、落實永續。
除了許下永續目標並訂出確切時間表,雀巢進一步廣泛依循市場上的權威ESG標準,包括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準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準則等指標持續公布永續報告書,包括創造共享價值與永續報告(CSV & Sustainability Report)、TCFD報告、GRI & SASB指數等。雀巢並且已 被納入評比機構MSCI明晟全球指數、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評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