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季鄧白氏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報告

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跌幅趨緩,大型企業在供應鏈重組與市場多元化方面展現出更高的調整能力,信心指數季增 3.2%,成為支撐整體穩定的關鍵力量。同時,數位轉型成為企業投資布局的另一焦點。報告指出,目前僅有13%的企業已將生成式AI全面導入至業務營運流程中,但有高達 73%處於探索或試點階段,顯示AI應用仍處於早期發展期,未來具備龐大的成長與投資空間。在企業投資決策中,「AI 數位基礎建設」與「資安能力」已與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並列為三大關鍵考量因素,反映出企業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上的雙軸佈局。

2025第四季鄧白氏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

2025年第四季台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儘管下滑,企業對營運基本面的信心仍維持穩固。預期出口訂單增加的比例為 57.1%,內銷訂單為 64.2%,銷售為 67.4%,稅前利潤為 63.3%。這些數值雖較上季略有回落,但仍處於歷史相對高檔,顯示企業對市場需求仍具信心。

【2025全球企業破產風險報告書】

在高利率與全球貿易重組的環境下,企業營運風險持續升溫。《2025全球企業破產風險報告書》由鄧白氏全球網路(WWN)發布,涵蓋47個經濟體,提供企業破產率的最新數據與深度分析。

報告顯示,全球企業破產率已攀升至12年來高點,疫情後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10%。其中,亞太地區破產率增幅高達160%,居全球之冠,北美地區則為144%。台灣地區破產率年增率達18.4%,反映出中小企業在高成本與需求疲弱下的脆弱性。

 國家風險報告_香港 [2024年03月] 

香港在高利率、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減緩以及後疫情重啟的提振效果消退的情況下,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面臨困難。建議關注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的貨幣政策,以了解香港的貨幣政策走向。

國家風險報告_台灣 [2024年02月]

2023年第四季度台灣地區的GDP同比增長約5%,較上一季度的2.3%增長,經濟回升的因素是大量出口。台灣可能會繼續實施回流和保留高端晶片製造的措施。

國家風險報告_中國 [2024年01月]

中國2023年GDP超預期,企業調整投資策略以擬定2024年高增長區域和行業。零售銷售增長穩健,出口增長強勁,金融系統面對挑戰,房地產壓力持續,中央銀行保持政策穩定。2024年省級增長目標待公布,反腐行動加劇,人民幣升值或影響降息。注意貿易調整,準備應對雙邊關係變動,重視安全風險,政策支持內需增長,關注地區安全情勢。

國家風險報告_美國 [2024年01月]

美國國會爭取1月19日前批准支出協議,面臨保守派反對,加劇政治分歧,兩州法院對特朗普提名提出司法挑戰,擴大政治不穩定。需克服保守派反對,避免政府部分停擺,第三季度2023GDP增長4.9%,但新裁決可能增加企業成本。監控中東地區安全狀況,追蹤特朗普法律挑戰,留意出口控制審查和美國非關稅貿易障礙。

國家風險報告_台灣 [2022年11月]

在台灣,與Covid 相關的電子產品繁榮之後,消費電子產品週期性需求的低迷可能會削弱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半導體行業的前景。台灣仍在美國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上,但引發美國現任政府採取行動的機率不高,新台幣走向疲軟與幾乎與其他國家貨幣兌美元的下跌一致。台灣資產負債表狀況一如既往地穩固,結構性外部盈餘大,外債低,外匯儲備高。此外,如有需要,亦可動用5,000億台幣國安基金,以穩定金融市場。
 

國家風險報告_香港 [2022年11月]

在香港,由於外部需求低迷,第三季GDP收縮2.6%。第一季經濟下跌 2.9% 後,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持續上升,意味利率自動調整機制將啟動,推動港元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逐步上升並跟隨美元利率,利率的上升將加重房貸壓力,進而導致房地產價格下跌。恆生指數今年迄今已回落 40% 以上,目前處於 2008-09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股價暴跌可能會打壓消費者信心和零售支出,有利的是香港財政儲備高,財政政策仍將維持寬鬆因應市場的波動。
 

國家風險報告_美國 [2022年11月]

在美國,聯準會(Fed)很可能在 2022 年最後一次會議上加息至少 50 個基點。10 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已升至 3.5% 以上,提高了所有企業和抵押貸款借款人的融資成本(抵押貸款利率突破 7%)。根據 2022 年 7 月《資深信貸人員調查》(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指出,銀行對企業的商業和工業貸款 (C&I)審核門檻更加嚴格。
1 / 10 頁 共 100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