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企業B2B業務開發提案 善用D&B Hoovers精準鎖定客戶提升銷售成功率

由資誠(PwC Taiwan)與台灣經濟研究院所執行的《2023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內可發現台灣的新創輪廓,其商業模式有51.5%屬於B2B業務形式,而B2B業務開發成功與否,攸關企業能否存活。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調查臺灣新創企業存活率,創立至第5年的存活率為57.43%,顯見新創企業要存活,絕對不能忽視業務開發的重要性。

降低國際貿易風險如何做? 挑選貿易信用保險的必知事項

全球經濟情勢在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之下,企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加,因此越來越多特別是國際貿易商,或是業務有跨境交易需求的公司,會購買「貿易信用保險」也稱為「應收帳款保險」,避免應收帳款變成呆帳,造成財務損失的情況。

鄧白氏:2023年第二季企業樂觀指數止跌回升,季增6.7%

美商鄧白氏今天發布2023年第二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BOI)調查報告,整體企業樂觀指數為65.4,較上一季上升6.7%。這是自2022年第三季以來首度止跌回升,終結連三季下跌。調查的六項參數中,包括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與雇用員工數等四項參數的樂觀程度均有所提升。

數據科學的現況與未來 鄧白氏首席數據科學家破解AI與大數據迷思

數據科學家會是長期站在AI舞台上的閃亮主角嗎?抑或只會曇花一現?

數位轉型變局中,先思考什麼是「對的事」?

數位轉型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每家企業的求存不歸路。它使製造端的產業價值鏈出局,顧客端的價值網絡為王;效率變其次,重在效能。因此,從一開始就要「做對的事」,而各行業「對的事」不同:零售業重點在全顧客的虛實整合服務,金融業在降低交易成本,製造業在市場需求的無縫滿足,媒體業則在以多元溝通有效經營分眾。

鄧白氏收購coAction,協助客戶從信用風險管理到財務流程全自動化

全球商業數據與洞察分析領導者鄧白氏宣布收購收益管理軟體商coAction.com LLC。此次收購使鄧白氏能夠提供完整的財務風險管理到財務流程自動化方案,並強調致力於界定新領域的優勢,其類別定義的商業信用風險管理數據和分析,為尋求簡化和自動化財務交易流程的客戶,提供更大價值。

2019年6月全球市場風險評級變更

全球市場風險評級變更,整理了2019年6月的風險變化。 本月全球有 2 個市場風險評級上升,有 2 個市場風險評級被調降,以及 3 個全球市場的評級前景趨勢調整。

鄧白氏全球調查研究顯示:財務主管最關注的5大風險

現代財務人員的角色已提升,除了幫助公司營收成長和控管風險這兩大使命,財務人員需要承擔範圍更大、複雜程度更高的職責。

貿易風險高居首位! 鄧白氏發佈2019第一季全球商業風險報告

企業面臨的風險已經連續4個季度惡化,跨境業務、供應鏈以及企業盈利能力仍面臨極大的風險

善用數據 帶領企業走向穩健的經營佈局

數據被普遍認為是21世紀推動增長和變革的“新石油”。和埋藏在地下的石油一樣,數據具有改變企業甚至產業命運的力量。根據鄧白氏委託Forrester Consulting展開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每年大約30%以上的企業採用數據為驅動的策略經營模式,而67%的B2B企業表示在未來12個月裡將採用數據分析作為工作重點。
4 / 8 頁 共 72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