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帶來3大挑戰,鄧白氏「關稅風險敏感指數」計算企業關稅影響,應對關稅戰

美國總統川普開啟第二任執政後,立刻送給全球一份大禮:對全球186國家地區課徵「對等關稅」,當然台灣也在這份名單內。隨著川普政策輾轉變化,從4月初宣布暫緩實施90天,各國把握機會與美進行協商,盼降低關稅稅率。

「實質受益人」對企業營運的重要性!利用這招方法精準識別實質受益人

了解實質受益人對企業營運至關重要,能提升合規性、透明度和風險管理。實質受益人是對公司具最終控制權的自然人。識別方法包括客戶盡職調查、查詢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及委託第三方調查。挑戰在於公司結構複雜、資訊追蹤困難及隱藏身分。D&B合規管理平台整合多方數據源,有助企業快速辨識及持續監控實質受益人,降低風險。

提升應收帳款週轉率! 企業應收帳款管理的效率建議方案

舉凡有商業貿易行為就會有金流的產生,「應收帳款」指的是企業出售商品或提供貨物/服務後,會生成一筆應收帳款,客戶有義務在一定期限內(多半給予客戶30 ~ 90 天時間)支付款項。 因此在定義上,「應收帳款」是客戶應該支付但還沒有支付的費用,本質就屬於客戶的「欠款」,如果客戶持續不付款,最終這筆費用就會變成呆壞帳。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連續兩個季度上升,經濟信心大振

美商鄧白氏今天發布2023年第三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BOI)調查報告,該指數顯示,自今年第二季以來,BOI已連續兩個季度增長。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主要係依據製造業和服務業受訪者對六個關鍵參數的樂觀程度,即營業收入、稅後淨利、銷售價格、新增訂單數量、備貨水準和雇用人數。

鄧白氏:2023年第二季企業樂觀指數止跌回升,季增6.7%

美商鄧白氏今天發布2023年第二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BOI)調查報告,整體企業樂觀指數為65.4,較上一季上升6.7%。這是自2022年第三季以來首度止跌回升,終結連三季下跌。調查的六項參數中,包括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與雇用員工數等四項參數的樂觀程度均有所提升。

2021 Q4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 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創6季新高!

2021 年第四季的企業樂觀指數調查中的六個參數,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浄利潤、備貨水準、雇用員工數等的樂觀程度都有所增加。2021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134,較上一季上升11%。相較上一季,第四季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增加 12%。相信隨著防疫措施的適度鬆綁,微解封後的台灣應該能再保持正常的企業運營和家庭生活,這反過來也會支持未來的商業信心水平。此外,隨著政府宣布的五倍券政策實施,預計私人消費將刺激經濟成長。
 

國際洗錢防制趨勢:強化實質受益權之揭露及辨識

各國法規未落實揭露實質受益人,將不利於洗錢防制、維護國際金融體制與國家安全。儘管各國政府與企業對匿名空殼公司的危機意識越來越強,但利用空殼公司轉移資金還是相對容易。各國政府若能夠強化揭露實質受益所有權(Beneficial Ownership)資訊,包含實際擁有或控制該公司的個人資訊,並公開相關揭露的資訊,將有助於杜絕金融犯罪。過去十年,實質受益所有權的政策有了重大進展,截至2020年,81個國家制定了關於實質受益所有權登記的法律。其中,美國通過了《企業透明法》,跨出了打擊金融犯罪的重要一步。
 

外銷必備,為什麼需要鄧白氏環球編碼?

在台灣,每間註冊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統一編號,但離開台灣後,企業就需要一個能行走全球的「國際統編」,而鄧白氏環球編碼® 就是基於此產生的解決方案...

2019年6月全球市場風險評級變更

全球市場風險評級變更,整理了2019年6月的風險變化。 本月全球有 2 個市場風險評級上升,有 2 個市場風險評級被調降,以及 3 個全球市場的評級前景趨勢調整。

鄧白氏全球調查研究顯示:財務主管最關注的5大風險

現代財務人員的角色已提升,除了幫助公司營收成長和控管風險這兩大使命,財務人員需要承擔範圍更大、複雜程度更高的職責。
3 / 8 頁 共 73 筆
TOP